编者按:
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产生了各种各样职业,俗称“三百六十行”,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规矩。随着社会与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一步一步取代了人工,许多古老的手工行业也正在从我们身边慢慢地消失……
今天小编就来给您分享一些木匠行业的规矩~
木尺总有长度限制,那一条长长的线,要怎么才能画直呢?
木匠画直线的工具,叫做墨斗盒子(见下图)。将画线粉或墨汁倒在墨仓,墨仓前有个小孔,线轮上缠绕的细线沾上墨色从孔中拽出,由另一个人把线拉到顶头,轻轻一弹,一根笔直的墨线就印上了。
鲁班最初做木匠的时候,画线需要妻子帮忙拉线。为了提高效率,创造出更便捷的画线办法它绞尽脑汁。
有一天,他看到有人在芦苇荡中钓鱼,钩子一甩就钓上来一条大鱼,那鱼活蹦乱跳的怎么都挣脱不了钩子的束缚……
鲁班回去就照鱼钩样子做了个小铁钩,勾在线头上,要画线的时候,就把线拉过来轻轻一弹,这样线就画好了。
小贴士:
1.墨斗上的钩子,后来就取名为“班妻”。
2.还有一样工具叫做“班母”,是刨木头料时为了防止滑动,顶住木头的三角形木块。
看来鲁班大师不仅技艺高超,还是位爱家的好男人~
01
做工前要拜祖师爷
众所周知,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古时,木匠做工前都会拜鲁班,让祖师爷保佑自己做工顺利。
02
木匠要爱护自己的工具
木匠的工具包括斧子、刨子、锛子、锯、凿、锉、木钻和墨斗、曲尺等,木匠对于自己的工具,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所以民间有俗谚“师傅斧,恰惜某”,意思是珍惜工具的程度甚至要强过爱护自己的妻子。
03
木匠不能让别人摸自己的工具
在民间有俗语“木匠的斧子,大姑娘的腰,独行人的行李包。”这三样东西别人是不能动的。木匠最常用的一件工具就是“斧子”,一些非常有经验的木匠,他们的斧子就像是他们肢体的延伸,不管是从操作手感还是从熟练度来说,都是最适合自己的,是不允许其他人随意够碰的。
04
木匠出活不能说“双”
一般木匠在说话的时候忌讳说“双”的,因为鲁班的小名叫“双”,如果说出这个字,是对祖师爷的冒犯和不敬,所以木匠在平时一般会把“双”称为“对”、“副”。
05
长木匠,短铁匠
尺寸对于木工这个行当来说,犹如生命之于每个人的重要。在量尺寸时必须留些尺寸,如果量木材的尺寸和实际的长度一样时,经不住几下刨削就会成为废料,而下料留点余头长了则可以割去,所以有了“长木匠”一说。(而铁匠和木匠的备料区别在于,铁匠在备料要备得短一点,因为在经过多道程序的淬炼中,可以利用铁的延展性延展长度,所以有“短铁匠”之说。)
06
木匠干活要留尾巴
木匠一般在完工后,都会留一部分木料废屑,让主人家去收拾,这也是他们行业的规矩,叫做“留尾巴”,这样表示以后他们还有活干。但是棺材木匠,他们是不能这样做的,原因你懂得~
07
特殊日期木匠不能出工
木匠行业认为孟月逢酉、仲月逢已、季月逢丑的日子是“红煞”日(不吉利)。所以在每季第一个月逢酉的日子,第二个月逢已的日子,第三个月逢丑的日子,木匠都不出工。
而春子日、夏卯日、秋午日、冬酉日是“鲁班煞”日,这几天木匠也不能出工。(“鲁班煞”出自《鲁班书》)
08
不能串行揽生意
行当与行当之间也有规矩,每个行当都有所长,有多短,同行匠人可以互相交流,但是不能抢别人的生意,同行之间应该遵守规矩,真诚相处。
木匠文化之精华,在于他的精雕细琢与精益求精,一推一拉,每一次木屑的飞落,是木匠师傅对精美极致的追求;一锯一凿,每一次手臂的挥动,是木匠师傅对木匠文化的传承。本文献给热爱传统文化的小伙伴,同时向依然坚守在木匠行业的工艺匠人们致敬!
(图片来源:泥塑匠人吴德寅老师)
分享是一种美德,您的转发将是对我们最高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