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中秋、国庆两节到来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节日氛围,张家口市群艺馆党总支两节期间线上举行“迎中秋庆国庆”优秀群文作品展演展览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新中国成立71周年献礼。
主办: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
承办:张家口市群艺馆党总支
苗氏雕刻制作技艺
(市级非遗项目)
06:22作为怀安众多传统工艺中的一项,苗氏雕刻技艺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历经八代人的传承发展,已逐步趋于成熟,苗氏雕刻作品,造型简洁凝练,刀法娴熟流畅,线条清新明快。其作品内容大多取材于生活风俗和神话故事,诸如连年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众多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是其作品的常见元素。
苗艾香祖籍山西,祖辈几代都从事于木工雕刻工艺(过去称细木工雕花工匠),现在称为雕刻师,到她这里已经传承为第八代雕刻师。据父辈讲,她仅知道的她的曾祖父:苗有旺、祖父:苗云、父亲:苗存业前七代就是从小学习雕刻技术,她的祖上为了使雕刻艺术更加精细流畅,他们不远千里前往浙江东阳进一步学习雕刻技艺。待技艺进一步提高后又返回原籍继续发扬,苗氏雕刻技艺融合了南北方雕刻技艺后更是如虎添翼,雕刻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复杂,苗氏雕刻技艺能历经数百年的发展长盛不衰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严格的传承祖系、对艺术敬重崇尚的理念、精细一丝不苟严谨的制作过程及南北雕刻技艺精髓的巧妙融合。
首先是精选材质。紫檀、崖柏、黄花梨、沉香、黄杨木都是木雕制品中上乘的原材料。苗氏雕刻技艺在选料加工前对所加工的原料有自己特殊的处理工艺,尤其是有些木料在雕刻前要经过熏、蒸、煮、晾等去内应力及特殊中药材配方防腐处理等多种工序,使原材料质地更加完善,便于加工,使作品便于长久保存。由于硬木木质坚硬、纹理细密、色泽光亮,雕刻出来的作品结构复杂,造型细密,非常美观。此外,硬木木雕在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通过探索,苗氏传承人将选材拓展到玉石、玛瑙、琥珀、蜜蜡、绿松石、鸵鸟蛋等原材料。
其次是注重雕刻工艺。精雕细镂是苗氏雕刻技艺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一件好的雕刻艺术品不仅构思巧妙,内涵深刻,更能反映作者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苗氏雕刻技艺艺术通过精工细琢,数次打磨,让木头神态逼真,充满灵气,重新被赋予生命。谨承家训,一代代继承相传着。她的曾祖父的前辈及曾祖父,他们经常被召到皇宫、庙宇、商铺等重要场所做木工雕艺,在木件结构上雕龙刻凤、雕花草人物、风景山水等等。她的祖辈们在山西一带的雕刻界很有名望,由于雕艺精湛,后来发展到山西、河北、内蒙一带形成苗氏细木工雕刻艺术流派,流传盛久。
随着时代变迁,苗氏家族来到河北怀安定居,其后代继续传承技艺,从事细木工及雕艺工作,很受当地人的青睐。
图文:张家口市群众艺术馆
排版:文旅张家口
备注: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