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察
记
录
分
享
幼儿园建构区,无论是园所大型的,还是班级小型的,不知为什么那么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它既没有生活馆里的真实材料、也没有科学室的试验材料、更没有美工区的绚丽多彩,有的只是形状不一、长短不一、大小不一且有重量的木头,但正是这些本无灵性的木头,经过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却能滋生出一个个有趣的建构故事。
故事一自动灭火城堡
行走在中四班的走廊上,正巧碰上班级在开展区域活动。
明明:城堡是有地板的,用长木板做地板吧。
柔柔:我们可以用一些有形状的木头做城堡的外墙,城堡的顶是尖尖的。
念念:三角形的木块可以用来做屋顶。
几个孩子边说边兴奋的搬着材料,明明拿着长木板,柔柔拿了些圆柱形的木头,念念搬了块三角形的木块,开始搭建起来,期间,他们有说有笑,相互合作,相互商量,虽然有时被路过的孩子不小心弄倒几块木头,甚至有的孩子故意将快要搭好的城堡拆掉一块,但完全没影响他们的工作,不一会儿城堡的初始模样逐渐展现出来。念念将三角形的屋顶搭好后,两手扶着屋顶,生怕它往下掉。轩轩则不停的吆喝,快来看啊,我们的魔法城堡修好啦!
洋洋听到吆喝,走过来跪在地上说:“这个城堡太小了,如果起火,消防车都进不去”。柔柔马上说:“我们的城堡是有魔法的,它能自动灭火”。洋洋又说:“城堡这么小,怎么招待客人啊?”明明说:“那我们再重新修一座大的城堡吧”。念念说:“不行,刚刚才修好的城堡”。轩轩又说:“要不我们就在旁边把它加宽一点”,可以可以,大家都说。洋洋随手将城堡的一边推倒,几个孩子又开始忙碌起来。
游戏行为分析
1.几个孩子能根据建构物体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在建构过程中,能用架空、叠高、对称的建构技能搭建城堡,可以看到孩子们通过修建在表达对事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且能获得数、形、空间方面的核心经验。
2.幼儿间在发生分歧后愿意选择沟通的方式回应同伴的想法,从同伴的角度再一次出发,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3.游戏环境宽松愉悦,孩子都是游戏的主人,有利于激发儿童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有分工、有合作、有商量,能较专注的按意愿进行搭建。
教师支持性策略
1.因走廊面积受限,来回走动的幼儿较多,孩子在搭建时难免被来回走动的幼儿碰倒或被破坏,也会因场地的不够而影响他们的建构广度。因此教师可考虑将建构区调整到走廊最宽的地方(两个班前面的那个圆弧形处,这样既能避免其它区域幼儿的干扰,又能满足幼儿搭建的愿望)。
2.教师在鼓励幼儿自由搭建的同时,也可多收集一些著名建筑物、桥、城堡、花园等图片供幼儿欣赏,以此丰富和提升幼儿的建构经验。
3.教师要及时拍下幼儿的搭建成品,设置一个专栏,把拍下的图片贴在里面供幼儿欣赏与讨论,一是说明老师对幼儿搭建过程的 小女孩跪在地上,长木板上搁在一跟圆柱形的木头,木头上放着几块颜色不一的小木块,见她两手在不停的搓着一块橙色正方形的小木块,我蹲在她旁边问道:“小七月在干什么呀”?“我在搓汤圆,送给万锦涵吃”。随后,她把搓过的小木块放到圆柱形的木头上,又从身后找来一块较短的木块放在那些彩色的小木块上,一小会儿后,把那短木快拿开看了一下,然后又放在上面(我想此时她可能是在模仿成人煮汤圆,放在上面的短木块应该是锅盖),我没打扰她,这时她起身到后面又拿来一个短竹筒,把那盖好的锅盖再一次打开,将彩色的“汤圆”一个一个放进她的竹筒里,捧着它给万锦涵送过去,涵涵从竹筒里拿出一粒“汤圆”放在嘴边,像模像样的假装吃着。
游戏行为分析
1.小女孩将几块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小方块不停的搓揉,锻炼了手的灵活度和小肌肉的发展。
2.在小女孩独自假想游戏中,能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以物代物(小木块代替汤圆)还原生活场景,模仿成人搓汤圆、煮汤圆,装汤圆、送汤圆并乐在其中,这充分反映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双向心理表征,既可以表征成生活中的角色,又可以表征成游戏中的角色,同时,小女孩娴熟的动作和操作流程,可以看出她是个做事有计划性、条理性的女孩。
3.在游戏中,除了最后给同伴送汤圆,其它时间小女孩都是独自游戏,偶尔有同伴从她前面走过,也有同伴停在她跟前观望一下,但她都没对同伴用语言或动作发出邀请参与游戏,说明小女孩在与他人交往方面主动性还不够。
教师支持性策略
教师多提供一些让小女孩与他人交往和表达的机会,如区域游戏结束后,请她说说自己的游戏经过,通过引导让她感受到和小伙伴一起煮汤圆会更快乐,从而增进她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故事三超级弹力器
闹闹和杰杰各自拿着木块,找到一个稍稍空闲的地方,杰杰跪下来把手中的长方体木头放在地上对闹闹说:把你的木板搁在我的上面,闹闹随即按他的指令照做,杰杰说:“这样不行,要把木板放下来一点,不能全部放在我的木条上”,于是,杰杰将闹闹摆放的木板进行调整,一端贴地面,一端搁在木条上,接着把一个彩色的小方块轻轻的放在贴地面的一端,随即速度很快的将一只脚踩到木板的另一端,立刻,木板上的彩色小方块跳起来。两人乐得咯吱咯吱的笑。
两人就这样轮流着玩了一会,这时,杰杰的汗巾不小心掉在地上,杰杰说:“把汗巾搁在上面,看看能不能跳起来”,刚把汗巾放上去,闹闹就迫不及待的一脚踩上去,汗巾也随之飘起来,落在木板的旁边。杰杰说:“汗巾没有小方块跳得高”。
闹闹说:“要不把小方块用汗巾包起来,让他们一起跳起来,”杰杰同意了闹闹的建议,马上用汗巾将小方块包裹好后放在木板的下端,随即使劲用脚一踩,哐的一声,木板倒在了靠脚踩的这边腿上,汗巾和小方块跳起后分别落在地上不同的地方。
两人见状,兴奋得手舞足蹈,闹闹也要这样玩一次,或许是看杰杰踩木板时脚用了力,使得发出了很大的响声,杰杰还用双手捂着耳朵,这次闹闹用力更大,速度更快,那汗巾和小方块跳得更高,也落在了离他们更远的地方,踩木板时发出的响声更大,他们俩越玩越起劲,最后两人商量玩起了比赛的游戏,看谁能让汗巾和小方块弹得更高。
游戏行为分析
1.游戏材料低结构,且数量少,但孩子却能玩出很多的花样,他们通过对木板搁放位置的调整,看不同材料被弹起的高度这一过程,完全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说明孩子处于积极的游戏状态和新经验的建构之中。
2.当发现轻的汗巾没有小方块弹得高时,两人商量用汗巾包裹着小方块,这一举措证明孩子发现问题后能及时调整,将两种材料进行融合,增加其重量,使之弹起的高度发生改变,
3.在游戏中,俩孩子一直是专注的、和谐的、快乐的。在使用材料时,他们通过商量,尝试、调整等一系列方法,有效促进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教师支持性策略
1.教师可将幼儿游戏过程拍下,区域评价时请他们各自说说,也可请班级幼儿共同讨论,还可以运用哪些材料来进行这样的游戏,且在游戏过程中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2.可为幼儿提供统计表,引导幼儿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简单记录不同力度、不同速度、不同材质物体弹起的高度。
蒙台梭利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晴。教师对自主游戏的指导,首先要建立在对游戏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发展水平,并进行分析,给予合理的支持,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撰稿:黎淑珍
编辑:曾芸
审核:余年华
审批:李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