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木工爱好者,关于古代木匠的谚语你知道有哪些吗?今天分享古代木工的十大民间谚语,有趣又有料,赶紧看过来吧!
第一句:
木匠的斧子瓦匠的刀,跑腿的行李大姑娘的腰。
木匠的斧是用来砍削木料的,俗话说“快锯不如钝斧”。当木料纹理较直时,一斧头下去,“咔嚓”就劈开了,此时的斧比锯还快,是不可缺少的木工利器。所以每个木匠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斧,这些是别人摸不得的。
第二名:
木匠要巧,郎中要老。
外行人看一件木制家具或是木制工艺品,只要看它外形简洁就会觉得简单易做,其实这是对木工最大的误解。无论外形看起来如何,有质量的木匠活大多繁杂而又精细,因此要求木匠心灵手巧。
第三名:
笨木匠爱跟工具吵
笨木匠不小心做坏了一件物品,总是喜欢怪罪到工具身上,其实是对工具的不够熟悉导致的。因此能否很好的运用工具,对于一个木匠来说非常重要。
第四句:
木匠好不好,全凭看卯窍。
木匠勿用学,榫头拷准足。
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非常精细,一个木匠手艺的高低,就可以根据对于榫卯技艺的掌握程度来评判。就是说,只要榫头打的准,就说明对榫卯结构的力学判断很准确,那么木匠功夫也就不用学了。
第五句:
学生不离纸笔墨,木工不离斧锯刨。
就像学生不能没有纸、笔和墨水,木匠不能没有“斧、锯、刨”。这是木匠活中不可或缺的三样基础工具,而且经验丰富的木匠还能将这三种工具用出各种花样来。现代木工欧刨比中式刨使用起来更好上手,新手可能考虑一下欧式铁刨。
IRWIN美国欧文进口木工刨铸铁刨
第六句:
木匠动动手,养活七八口。
我国旧时无论是建造房屋,制造车船,还是制作日常生产生活用具,都会需要木匠。因此木匠在当时拥有很多工作机会,也相应能获得较为丰厚的报酬,养活一家七八口老小就不在话下啦。
第七句:
木匠好干线难下
做好木匠的第一步,就是能够准确地使用墨斗来划线。我国传统木匠做工的第一步就是学习用墨斗划线,以正曲直,才可有效进行接下来复杂而精细的木工。时至今日,画墨线的方法仍会被一些传统木匠使用。一把好的划线工具是不能少的!
美国DURA木工直角固定器划线尺
购买
第八句:
干椿湿柳,
匠人一看就走。
椿树的纹理细密,还有木质坚硬和耐水性强的特点。而柳木的材质轻盈,易于切削,经干燥处理后不容易变形。因此椿木耐湿,而柳木喜干,如果是“干椿湿柳”,则会增加木匠开料的难度,面对这样的木料,木匠一看到就会走人了。
第九句:
当一辈子木匠置不全工具
通常木匠所使用的工具有斧、锯、刨、尺、锤、钻、凿、锉、锛、墨斗等,每种工具各有不同,而且同一种工具也会在在型号和样式大小上有所区别。这些差异的存在都是为了配合各种木工活,当一个木匠所做的东西越多,他所需要的工具也会随之增多,因此就算当一辈子木匠也不一定能置全工具,这也是木艺爱好者比较费钱的原因吧。
第十句:
手巧不如家什妙
是匠不是匠,全凭好作杖。
我们都知道,工具对于木匠做工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木匠对于工具十分爱惜。即使用旧了也不会轻易扔掉,还会感觉更好用更顺手了,正所谓“工匠替新不离旧”。就像海威的桥城工具,在设计之初就曾设想:要打造一把能作为传家宝的工具。也就是可以继续传给后代小木匠使用,因此桥城具有稳定的精确性能,最重要的还是:美得不可方物。
最后分享一件现代木工必备的好工具给大家,木工快速夹!
美国DURA重型木工夹F夹快速夹
购买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精选木工工具,可以点击最下方的蓝色字样“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