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盈利不菲的树木加工业,产品一应俱全,

在农村有这样二种说法:“要想富,修公路”、“要想富,靠公路”,多年以来的事实证明,公路确实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一些离路近的农户靠着先天优势,做起了各种生意,率先实现了发家致富。图为皖北农村的这条国道两侧,各种木材加工厂如一字长龙,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第一时间兴起的行业,同时也是利润最低的行业,就是这种原本收购行业。临路而居的村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建一个木材收购厂,将活跃在各个自然村的小树贩手中的树收过来,再锯成3.3米长的路段,然后销售到外地的板材加工厂。这种行业在当地已经存在了20年以上,村民们现在运输车辆、叉车等设备也装备齐全了。

长长的传送带,各种凌乱的树枝和树根,不了解内情的人很难看出这家工厂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原来这是一家专门加购废弃木料进行深加工的行业,这也是最近几年新兴起的一个行业。在多年以前,废弃的木料一般用来当柴禾烧,现在能源越来越宝贵,废弃木料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这就是使用树根、树枝等废弃木料粉碎而成的“木渣”,可以卖到外地用作生物质发电的原料。不过这种行业的要求现在更加规范了,有条件的农户已经搭建了钢结构的厂房,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加工作业,像这种露天作坊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

这处位于公路一旁的场地是专门收购、销售树枝的,这东西放在以前绝对是烧锅的废料,而现在收购树枝竟成了一门另类的生意。据了解,这些树枝运输到外地之后,既可以粉碎成木屑,也可以用来制作成质量不高的板材。

数量最多还是从事树皮加工的工厂,这些工厂大部分是从以前的树木收购厂转行而来的,他们经过长期的经营,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慢慢无缝过渡到这种盈利更高的行业。据了解,每加工一张树皮的盈利在1毛钱以上,如果天气好的话,每天加工上万张不成问题。

加工树皮的一般为夫妻二人,在自家的土地上创办工厂,有时还要请父母过来帮忙,有时还要另外雇佣临时工作人员。按照这种经营模式,每年大约能获得三、四十万元的利润。规模小一点的,能获得20多万元的利润,这个数字看起来不菲,其实都是出卖自身劳动力的结果。

当地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业:加工“方条”,这种方条一般用细一些的原木或者粗一点的树枝加工而成,而质量上乘的木材一般都用来制作树皮,或者另作它用了。图为一家来自山东的客商到这里来拉“方条”,回去之后再进行深加工。

还有一些农户前期积累了大量资金,开始从事树木深加工行业,利用当地丰富的树皮和方条资源,加工各种类型的板材。这个行业尽管盈利较高,但投入也是相当巨大,不是一般的农户可以承受的。

从出售原木到各种深加工,皖北地区的木材产品可以说是一应俱全,而且这里交通方便,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吸引了外省的客商慕名前来,产品远销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你了解这个行业吗?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