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
纺车,乡村女人持家的工具,它是乡村厚重历史的装订者,一根温暖素朴的线,连缀着五谷飘香的日子。有纺车的日子,总是让人心生温暖。
纺车的最早记载见于两汉扬雄的《方言》,记有“繀车”和“道轨”。古代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据推测约出现在战国时期,也称軠车、纬车和繀车,常见由木架、锭子、绳轮和手柄等部分组成:脚踏纺车约出现在东晋,结构南纺纱机构和脚踏部分组成,脚踏机构由曲柄、踏杆、凸钉等机件组成,踏杆通过曲柄带动绳轮和锭子转动,完成加捻牵伸工作。
手摇纺车的图像数据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多次发现。纺车与苏北是有很深的渊源的。让人惊喜的是。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竟然就是苏北出土的东汉画像石。
纺车,烙印着苏北农人古老面又荣光的史册:历史的经经纬纬,都是纺车织就的!纺车在农家日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苏北,它是农家女一件重要的嫁妆。新媳妇上门,纺线是女红中一项重要的考验。纺车到新郎家后,新媳妇当晚试车,邻居亲友等都会来观看新媳妇的纺纱技艺。
在我的记忆年轮里,纺车一直是燃烧的火把,经年保持着火的温度。木质的农具,在时间的疙瘩上打了个生命的绳结,用一丝丝棉线,穿过劳碌的日子,缝补着属于生存的衣裳,遮住身体,遮住贫穷,甚至遮住属于生命的温度。
生长在乡间的纺车,是最素朴的简单机械,以至还原到了生命的原生态,以树的面目呈现在时间的大地上。你看,基座是从树上才砍伐下的,手摇纺轮是坚硬的果树木料,就连梁子,即轮轴,也是上等的木料完成的。木质的纺车,全身透出一种与生俱来的温暖,从农人的手心,穿过手臂,穿过肌肤,直抵达心脏。一丝丝棉线,缠绕在纺轮上,似乎一只巨大的春蚕,在包着襁褓里的农人。
我惊奇于我的父辈们,在饥寒的年代里,居然自给地玩转起纺车来。在乡间,用最古老的方式上演粗糙的生活。没有科学的技术,也没有艺术的佐料,只有一盏如豆的煤油灯,一间斑驳的牛屋,照耀着夜晚纺织的情景。我更惊奇于母亲的高深。放线看似简单,却也是一项技术活。大字不识的母亲,硬是凭借着对生活的劳作解读,织出了乡间的布料。
在回忆的夜晚里,母亲曾经就着溶溶月色告诉我,要纺线,首先是绞棉花,目的是把棉籽与棉絮分开,绞出的棉絮俗称“棉瓢子”:然后是弹棉花,竹篾铺在门板上,放上棉花,身背弓弦,弯腰让弦紧贴棉花,手持榔头弹打弓弦,弓弦地跳动使棉花蓬松起来,弹好后就用竹篾将棉花卷成一筒:接下来就是纺线,线纺好了才能织布。
母亲说纺线时还要注意搭配。纺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断了,或者是毛卷、棉条拧成绳,线就打成结等。然而就是这样复杂的配合,母亲居然做到了。白天放工,晚上回到牛屋纺线,一支支乡谣就在纺车的伴奏里,飘荡在夜晚深处的村庄。
我没有亲眼目睹母亲放线的夜晚,但我能想象出在昏暗的乡村里母亲摇纺车的情景。那是一幅温馨的图画:桔黄的煤油灯下,孩子坐在纺车旁边写作业,母亲右手握住摇把,左手则将棉花捻成细长棉条,缠绕在锭尖上,在纺车与棉条的推波助澜里,一道裹着温暖的细流盘桓在母亲的身边。在那个经济困难的年代,乡间几乎都是靠着纺车来自给自足。
母亲纺出线后,再用它来编织大白粗布,尔后拿去染成黑色,再缝制成新衣,逢年过节赶时髦似的穿在我们的身上,让人眉飞色舞。这种自己制作的粗布麻衣,又粗又硬,穿得久了,就会慢慢地褪去原来的颜色泛白起来。但是穿得愈久,布料就由原来的粗硬变得柔软,就更舒服。劳动布一词也许就是出自这纺车的功劳吧。
童年时我穿的衣服最多的名词就是它。浆白的、厚重的布料,穿在身上,不仅沉重、不保暖,而且异常硌人。就是这样的衣服,我也保持着怀旧的情结,因只有大姐、二姐们穿小了,穿坏了,再改装下,缝上几块补丁,然后才由我穿在身上。
我曾到过两溪湿地的烟水渔庄,在江南看到了纺车,还详听了那“桑蚕丝绸的故事”,领略到了往昔江南女子的心灵手巧和勤劳质朴,以及中国丝绸文化的神韵。
在纺车面前,我凝神许久。成为装饰或者风物的纺车,让我沉思在那古老的深夜,天地一片寂静,在微弱的烛光中,母亲摇动着纺车的画面。千百年的光阴,由一条长长的蚕丝线无限地延伸,为人间织一件梦想的衣裳。
乡间的日子就是纺车的日子,就这样被母亲们温柔地轻轻摇动着,日子的磕磕碰碰,也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母亲们慢慢织成温暖,弥漫着我们的一生。生命的故事就这样被慢慢编织,由丝到线,南线到布,由布到衣……
你或许可以简单地扯断一根线,但是你却不能随手扯烂一块布,那一丝一缕里,织尽岁月的况味。如今,纺车渐渐落满尘埃,可有谁能从那一针一线里看见母亲温暖而满怀期望的双眸?是否还能感受到有一根根叫做勤劳、坚韧的棉线正不断地缠绕着我们的今天?
梨花又开放
作词:丁小齐
演唱:许飞
忘不了故乡
年年梨花放
染白了山岗我的小村庄
妈妈坐在梨树下
纺车嗡嗡响
我爬上梨树枝
闻那梨花香
摇摇洁白的树枝
花雨满天飞扬
落在妈妈头上
飘在纺车上
给我幸福的故乡
永生难忘
永生永世我不能忘
重返了故乡
梨花又开放
找到了我的梦
我一腔衷肠
小村一切都依然
树下空荡荡
开满梨花的树下
纺车不再响
摇摇洁白的树枝
花雨满天飞扬
两行滚滚泪水流在树下
给我血肉的故乡
永生难忘
永生永世我不能忘
永生永世我不能忘
本期排版
一淳
▼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