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可以说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更注重房子这件事了。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房子。
四合院纵观中国历史,地域分为南北方。说起北方,不得不说的就是我们的首都,而首都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房子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最早在多年的西周就已经出现,四合院通常从最小的一进院到五进院样式繁多,而多为木质结构,砖墙,青瓦,根据主人家里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不同而大小不一。
江南民居自唐朝以后,长江流域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那么我们再看看江南地区。江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且河流众多,房子多为两层,依水而建。底层砖木结构,而上层多为木质。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
楼阁看完了我国南北方建筑的典型代表之后,仍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放在我们面前,外国的古建筑大多为石质结构,例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卢浮宫,英国的大本钟(或大笨钟)、凯旋门。而我们的却大多都是木质结构的呢?
中国是典型季风气候,夏天酷热难耐多雨潮湿,而冬天却寒冷异常,如果采用石头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夏天室内就会有积水还会发霉,而到了冬天更是极难保温严寒彻骨。
木质结构就不一样了,通风好而且保温性能还非常不错,住起来非常舒服。古代石头结构的大多都是陵墓或者防御性建筑,比如城墙,或者我们的长城。
长城除了木质结构适合中国人居住之外,还有几个原因导致中国古代建筑大多都是木质结构。
在商周时期,利用石料的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了,但是使用石料要耗费很多运输成本,人力物力都要成倍增加,到了之后的战乱时代,根本没有时间让古人处理石料,而反观木料不仅运输简单,而且开采还省时省力,河流就是现成的运输工具,最重要的是可用于建筑的大树随处可见,这是木材相比石材的优势。
同时,木质结构的建筑相比其他类型的材料径向受力更好,且易雕刻,要知道,古代达官贵人,贵族阶层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是很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