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琴韵二十载,如何做好一把琴这位小镇大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钟书毓周安娜汪鹏翀丁一涵

在一切电子化、工厂流水线化的今天,传统手作显得弥足珍贵。

江苏泰兴的黄桥古镇,是被誉为“中国提琴产业之都”的“东方克雷蒙娜”。在这里,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提琴手艺人。

一代代匠人的探索和付出,造就了这个小镇独有的提琴文化。这其中,凤灵集团的首席技师徐小峰就是为提琴事业奉献青春的匠人代表之一。

踏入提琴制作行业已有近20年,自始至终,他一直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来诠释“如何做好一把琴”。为了制作出更好的乐器,徐小峰仍在这条路上探索。

05:15

匠心琴韵二十载

土生土长的黄桥人徐小峰和小提琴的渊源由来已久,作为提琴产业之都,小提琴文化在这里已经深入人心。徐小峰说,十几岁的时候,小提琴上面每一个部件都能脱口而出。

年,徐小峰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提琴研制室,系统地学习相关理论,尤其小提琴的历史、美学等理论,为后来的小提琴制作打下了基础。

年,徐小峰又去中央音乐学院深造。经过十多年的历练,他的提琴制作水平已达国内一流,三次参加世界级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国际赞誉。

(图说:徐小峰在制作小提琴图源:受访者供图)

在提琴的制作工艺上,徐小峰从未停止探索。在他刚进入凤灵集团进行小提琴制作的时候,每个月差不多要做2万把。

而随着现在人们对艺术方面的追求越来越大,对中高档琴的追求也与以往不同,因此,徐小峰同自己的老师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专门研制中高档提琴的制作。

木材之考究,锻炼于世博

中高档小提琴的纯手工制作,考验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每把提琴制作成形,小到琴头、弓弦,大到琴盒、琴板都有严格的制作工艺标准,每个零部件的质量都关系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作为凤灵的首席制琴师,徐小峰对提琴质量有着严格的把关。对于定制或者演奏级的小提琴,徐小峰从选材开始就格外仔细。这类小提琴不像量产的练习琴,材质的影响并不大。

中高档的定制小提琴,特别挑木材,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它的音质、存放时间等。徐小峰举例介绍,在意大利,有些人都说小提琴制作需要三代人,爷爷辈存放的木材,一直要等到孙子辈才能来加工制作。

一个好的素材,需要自然风干10年或50年以上,这样的木料在制作小提琴的时候,才不易变形,并且能更好地传递音色,如此制作出来的琴质量也会很好。

(图说:徐小峰在制作小提琴图源:受访者供图)

除了材质外,手工提琴的制作过程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地处长江中上游的泰兴黄桥镇,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气候比较潮,而小提琴制作的材料最需要的就是干。

对此,徐小峰也要将木材容易热胀冷缩的特性考量进去。另外,提琴制作所需要的胶水,在不同季节下,也需要调节到一个适宜的的温度。

在这样的制作过程下,徐小峰对于每一把琴的态度都是一丝不苟的。而其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在世博会上制作的一把琴。

在他的回忆里,这把琴是他耗时最长、并且制作环境比较艰难的一次。年世博会,徐小峰与当时的团队一起在现场为国内外前来参观的客人展示小提琴制作工艺。

在制作小提琴的过程中,由于世博会场馆的局限性,许多过程只能通过相对古老的手艺制成——在现场无法使用电钻等方式打孔时,徐小峰就利用手摇钻把板子上需要的孔眼打出来。

传承技艺,扩大黄桥文化影响

在踏入小提琴工艺世界的这些年里,徐小峰载誉满满。年,获得泰州市总工会金牌工人称号;年获得江苏制造工匠称号。

扎根小提琴制作近二十载,相比于“大师”、“首席”这样的荣誉称号,徐小峰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手艺人,而一个手艺人的使命便是打磨和传承技艺,既不标新立异,也不墨守成规,在继承中发展。

如今,他也在思考如何将手艺传承给更多的人,让黄桥提琴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做这个东西,相对来说年轻人很少,想要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话,要带出更多的优秀工匠。

(图说:徐小峰在指导自己团队的工匠们制作小提琴图源: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