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镇自3月开展“迎花博治五棚”行动以来,频出妙招,全力以赴推进五棚整治。
大同村是建设镇治五棚的“先锋队”。“拆五棚、清垃圾是重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制定了接地气、人性化的方法和措施。”大同村党支部书记肖一明说。
走进该村村民施爱芳家,宅前屋后整洁有序,院落物品摆放整齐。肖一明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可是另一番场景。屋后有木头搭建的简易旧棚,门口还堆放了许多树枝。当时,村干部多次上门与施阿婆沟通,劝她进行清理,但收效甚微。“我不同意,这些东西我还要派用场呢。”
“那这样,旧棚拆除后的木料,还有这些树枝都留下。我们找人帮你整理,好吗?”经过劝说,施阿婆点头了。于是,连着三天,两名工作人员拿着专业工具,耐心地将每根树枝、木头锯成同样长短大小,再捆扎好,整齐堆放在角落。
施阿婆脸上终于绽放笑容:“实在太感谢你们了,帮我整理。现在,门前屋后干净多了,我住得也舒心。”
不仅是施阿婆家,但凡农户有此需求,村里都会派人挨家挨户上门处理。
另外,针对个别农户宅前屋后黄沙、石子等建筑材料较多,又不愿自己清理的情况,村里估价回收,并落实场地统一进行堆放。
“村干部想得太周到了。”村民们说。不仅如此,五棚拆除后,一些无法处理的家禽,村干部也想尽办法帮忙销售。掏钱购买、托养在合作社、联系饭店……他们出钱出力,还通过朋友圈发出销售家禽的信息,掀起一波带货热潮。
在这样的策略下,大同村治五棚行动顺利进行,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据统计,建设镇拆除五棚户,清垃圾户,实施环境整治户。在验收中,建设镇13个村全部一次性通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