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地震发生时,在学校户外如何避震

学校避震

01

躲避的位置

就近躲避的位置:

1.课桌下;

2.讲台旁;

3.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

4.平房教室可用书包保护头部迅速跑出教室,到开阔地避震;

5.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02

正确的躲避姿势

躲避时的姿势:

1.蹲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额头枕在大腿上,双手保护头部;

2.如在排椅、床铺旁等狭小空间处可趴下,伏而待定;

3.如果有条件,还应该拿书本或书包等物品护住头部,用手帕、湿巾等物品捂住口鼻。

03

震后如何疏散

疏散时的要求:

1.听从老师指挥,有序撤离,提示学生不要滞留在宿舍床上,千万不能跳楼逃生;

2.安排专人负责维持秩序,在楼梯、拐弯处、楼门口等危险地段要有教职工值守,引导学生疏散,防止拥挤踩踏;

3.疏散场地安排教职工值守,按照预案划分的区域安置学生;

4.到达疏散场地后,应以班为单位清点人数,确保无学生遗漏;并查看学生有无受伤情况并进行现场处置;

5.疏散后对建筑物采取临时封闭措施,防止学生擅自进入;

6.在疏散场地内滞留超过1h的疏散,可安排开展地震知识、灾害心理调节、安全等宣传教育活动。

疏散过程中需要注意:

1.疏散过程中,要迅速、有序,不要推搡拥挤、慌乱奔跑;

2.奔跑时应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注意避开悬挂物、装饰物;

3.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4.到达预定应急疏散场所集中后,学生要就地蹲下。

户外避震

01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等;

02

避开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03

避开其它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棚;

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总之,在地震来临时,对于户外的人群,应就地选择开阔地带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空旷的地方。

来源:济震微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