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清风拂面,正是郊游、踏青、放风筝的好时节。
风筝,古时称「鹞」,北方谓「鸢」。据古书记载,中国最早的风筝源自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哲人墨子费时三年,用木板制作了一只木鸢,成功飞升上天。虽然这只木鸢仅飞了一天就坏了,但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2,多年。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后来,墨子的弟子鲁班,根据他的理想和设计加以改良,用更为轻巧的竹代替木,成功使风筝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更加持久。待到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纸,制作风筝时,就多以竹为骨架,再用纸蒙在竹架上,绘制出更多丰富的图案。
虽然现在大多数风筝,都改用更加轻盈且耐用的塑料和绢布做成,但放风筝的手柄——又称为“摇车”,却依然可以用木材制作,其手感可能比塑料的线轴更加舒适耐用。今天,郑爸爸就来教大家,如何制作一只经久耐用的“摇车”。
所需物料
几块大小适中的木料
钢丝锯、线锯、刨子、刻刀
角尺、铅笔、榔头、砂纸
垫圈、钉子
制作步骤
步骤1
取一块较长的木料作为手柄的主体,刨平、刨方,刨成直角。
步骤2
按照图纸,用角尺在手柄上画线,刨掉多余的部分,并打好安装绕线轴和榫头的孔。
步骤3
取一块稍短的木料做绕线轴,刨平、刨方,刻出绕线凹槽的形状,并按图画线,在中心钻孔,凿去多余的部分后,打磨光滑。
步骤4
另取两块小木料做榫头和把手,打磨光滑后分别装在绕线轴和手柄主体上,再用钉子将两部分组装在一起,“摇车”就制作完成了。
注意要点
要点1
制作绕线轴时,尽量打磨光滑,并保证绕线轴的中心孔垂直,防止风筝线在缠绕过程中,因触碰其他位置而断裂。
要点2
组装到最后,在手柄主体和绕线轴之间放入一个垫圈,可以使“摇车”的使用更加顺畅。
风筝手柄设计平面图
你学会了吗?期待你分享自己的作品。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与郑爸爸一起交流。